去中心化推理的介绍
2024-11-03 14:27 超级编程

去中心化推理的介绍

去中心化协作智能网络的工作原理

引言

我们正处于AI和web3领域新时代的边缘。传统的AI推理主要依赖于集中式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集群,只有少数人能够访问。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去中心化协作智能网络(DCI Network)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现状。

背景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由人工神经元组成的层级结构。随着神经网络复杂性的增加,计算需求和内存占用也随之增加。复杂的模型拥有更多的层、更多的神经元和更大的架构,这导致了大量的数学运算需要计算。

深度神经网络的推理阶段

推理阶段涉及输入数据通过网络层处理以产生输出。内存占用和计算操作(GOP)是影响推理阶段的关键因素。如果设备缺乏足够的内存来容纳整个网络,它将无法执行推理。即使内存充足,有限的计算能力也可能导致处理延迟,使得在较弱设备上的推理变得不切实际。

当前挑战与解决方案

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挑战

  1. 高成本和复杂性:LLMs需要强大的硬件才能高效运行,这使得在本地环境或设备上的部署成本高昂。
  2. 延迟问题:在当前基于时间敏感的应用中,数据在云服务器之间的来回传输会引入显著的延迟,导致性能不佳或在使用案例中存在安全隐患。
  3. 隐私问题:将敏感数据传输到集中式服务器会带来高隐私风险。一旦数据离开设备,我们无法控制其使用或存储方式。

缓解挑战的策略

  1. 量化:降低模型参数的精度,减少内存占用。但过度降低精度可能会降低模型准确性,且并非所有硬件都支持低精度操作。
  2. 蒸馏:训练一个较小的模型(“学生”)来复制较大模型(“教师”)的性能,从而减少模型大小。
  3. 剪枝:从模型中移除不必要的参数,减少计算负载。

去中心化协作智能网络(DCI Network)

分布式模型并行

通过将神经网络图划分为子图并分配给特定设备,显著减少每个设备的计算需求。

层分片的关键概念

  1. 模型分区:将模型划分为多个段(子图),每个段包含一个或多个层,并分布在不同设备上。
  2. 顺序执行:推理按顺序通过各个层进行,每个中间结果从一个设备传递到另一个设备。

DCI网络的挑战

  1. 分布选择:如何选择最优配置?这包括确定网络的分区和任务分配。搜索空间可能过大,需要算法指导选择。
  2. 设备特性:有多少设备可用,它们是相同的还是具有不同的特性?是否存在性能建模(延迟和能量),还是需要进行分析以做出决策?
  3. 指标和约束:主要优化哪些指标(如速度、能量)?如果有多个指标,它们之间是否有优先级?是否存在任何硬性约束需要考虑?
  4. 适应性:系统是否应适应动态变化(如带宽波动、设备数量变化),还是应在编译时一次性配置,之后保持静态?

架构

节点功能

  1. 推理:计算模型的推理。
  2. 验证:验证其他节点的推理结果以生成奖励。

网络拓扑

DCI网络是一个P2P网络,节点通过图结构进行发现。

推理

分布式模型并行

通过将模型图划分为子图并分配给多个设备,解决硬件限制问题。

环形内存加权分区策略

根据设备内存比例分配模型层。

层感知环形内存加权分区策略

动态调整模型层分配,考虑设备性能和模型层计算需求。

验证

基于证明的验证

  1. 零知识证明(zkML):利用zk-SNARKS生成证明,确保模型参数和用户数据的机密性。
  2. 乐观欺诈证明(opML):假设推理是正确的,验证节点可以通过欺诈证明指出错误推理。

基于加密经济学的验证

通过多节点并行推理和结果验证,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延迟(设备间通信)

网络邻近感知

通过测量节点间的延迟和带宽,优化子图形成和节点分配。

Chord DHT和带宽加权邻近

使用Chord分布式哈希表(DHT)优化节点间的通信路径。

选择性参与

根据节点的计算能力(TFLOPS)分配推理任务,优化资源利用。

最终考虑

通过去中心化推理网络,实现AI任务的分布式高效执行,同时保持高安全性和公平激励。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