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标品信托成立规模创年内新高 债券投资类环比大增近7成 权益类信托前景被看好
2023-08-08 17:23

财联社8月8日讯(记者 高萍)

随着信托业务新分类改革的施行,标品信托业务成为集合信托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第三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均有较为明显的上行。其中,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幅增加,创2023年以来的新高。标品信托产品中,固收类产品在成立数量和规模方面优势明显。

信托业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固收类产品仍是信托公司的主推产品,但权益类产品的前景值得被看好。股票市场在7月下旬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三季度稳增长政策或密集出台,权益市场大概率会出现一种长期向上的慢牛走势,对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是一种利好。

集合信托发行、成立回暖 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反弹升至30亿元线附近

与6月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略有下行,发行数量及发行规模双双下不同,7月集合信托发行市场反弹回升,发行数量及发行规模均有小幅增长。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845.37亿元,环比增加26.72亿元,增幅为3.26%。

集合信托成立市场同样回暖,成立数量虽小幅下滑,但成立规模大幅增加。据统计,7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2080款,环比减少68款,降幅为3.16%,成立规模619.90亿元,环比增加127.80亿元,增幅为25.97%。

对于7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均有较为明显的上行。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分析称,随着信托业务新分类改革的施行,监管对非标债权资产和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展业提出了审慎要求,因此标品信托业务成为集合信托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将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集合信托市场的走势。

另外,从数据来看,7月投向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规模大幅增加。其中,7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29.71亿元,环比增加133.01%;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190.33亿元,环比增加21.98%;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369.90亿元,环比增加43.53%。相比较而言,7月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29.96亿元,环比减少54.05%。

7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反弹回升至30亿元线附近。喻智表示,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延长两项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政策的适用期限,对存量的房地产融资进行展期,以期改善房企融资、进一步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另一方面,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楼市的政策基调提出全新的表态后,住建部推出放松限购限贷、降首付、降利率等政策,助力房市企稳。

“房地产市场的平稳着陆是监管层的重要目的之一,短期内大概率还会有刺激政策出台,对房地产信托业务是利好。因此,房地产类纾困信托业务仍有一定空间。”喻智补充道。

股票投资类信托成立规模环比近乎腰斩 债券投资类大增近7成

谈及7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规模回升,喻智进而称,从成立情况来看,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幅增加,而非标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相对稳定。7月,受标品业务投资限制放宽及政治局会议政策预期利好的影响,证券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出现明显的回升,标品信托产品以固收类产品为主的资金募集规模出现大幅的增长。

具体来看,7月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幅增加,创2023年以来的新高。数据显示,7月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1095款,环比减少0.27%,成立规模327.41亿元,环比增加64.35%。其中,固收类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幅增长,是标品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大幅走高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7月债券投资类信托成立规模314.51亿元,环比增长69.95%。不过,继6月环比下降超5成后,7月股票投资类信托成立规模环比继续下滑至3.96亿元,环比下降48.46%。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表示,7月初,监管部门在信托标品业务层面明确了债券回购以及衍生品业务,对信托公司的标品信托业务是一种利好,也为信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础。债券投资类产品或是首先受益的业务之一,作为信托公司标品业务的主要构成部分,债券投资类产品的前景被看好。

“固收类产品仍是信托公司的主推产品,但权益类产品的前景值得被看好。”帅国让进而称,7月股票市场指数先抑后扬,在政治局会议定调的信心注入下,股票市场在7月下旬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且从政治局会议活跃资本市场表述看,三季度稳增长政策或密集出台,权益市场大概率会出现一种长期向上的慢牛走势,对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是一种利好; 7月24日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积极,市场信心明显提振,债市收益率走高,加上月初对债券回购和衍生品交易的放宽,固收类产品的多样性和市场竞争力预期将有较好的提升。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