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条:投票权安排
【风险揭示原文】提示投资者注意,部分港股通上市公司存在不同投票权安排,公司可能因存在控制权相对集中,或某特定类别股份拥有的投票权利大于或优于普通股份拥有的投票权利等情形,导致普通投资者的投票权利及对公司日常经营等事务的影响力受到限制,投资者应当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
【港哥解读】相较于内地A股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等有着更为多元化的安排,有可能会出现俗称“同股不同权”的情况。
第6条:生物科技公司、特专科技公司
【风险揭示原文】提示投资者注意,部分港股通生物科技公司、特专科技公司可能存在公开发行并上市时尚未有收入,上市后仍无收入、持续亏损、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等情形,投资者应当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
【港哥解读】关于港股通标的证券,我们曾在第11-12集讲过港股通标的调入调出的规定、港股通标的和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的关系等内容(温馨提示:文末有传送门)。由于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本身的构成是多元化的,因此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具有特定风险的证券进入了标的,这些证券不一定适合所有港股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者应加以留意,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第7条:注册地、主营业务所在地既非中国内地,也非中国香港
【风险揭示原文】提示投资者注意,部分港股通股票可能因为上市公司注册地、主营业务经营所在地法律法规、语言或文化习惯等与内地存在差异,导致投资者较难获取或理解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相关资讯,投资者应当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
【港哥解读】香港证券市场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市场,上市公司来自全球各地。从规则上讲,注册地、主营业务所在地位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港股上市公司,也是完全有可能进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从而进入港股通标的。对于这类港股通标的证券,投资者获取、理解其公司经营状况的资讯可能并非易事。
比如,某香港上市公司在外国注册,那么理所当然该公司需要遵守该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人情,这些法律风俗内容有可能与内地投资者的理解相去甚远。又比如,虽然交易所对其上市公司有规定出具中文版本报告的要求,但并非所有信息都需要在交易所公布,对于规定报告以外的其他信息,上市公司可能没有义务出具中文版本。
第8条:停牌
【风险揭示原文】提示投资者注意,联交所市场证券停牌制度与内地证券市场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港股通标的证券可能出现长时间停牌现象,投资者应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
【港哥解读】香港证券市场没有“ST/*ST”、没有退市整理期,因此有些观点将停牌称作“港股版的特别处理警示”。对此观点,港哥是持否定态度的,并提醒港股通投资者注意:港股市场的停牌与A股市场的特别处理截然不同,投资者切勿简单“照搬”A股的特别处理来理解港股的停牌:
(1)与A股的“戴帽”相比,港股的停牌往往更难预测。不同于A股退市风险警示、退市整理期有明确的标准,港股并没有类似规定,停牌(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停牌)可能是源于某些“突发事件”(比如,负面新闻被曝光、法院宣判某些不利结果、做空导致股价急速下跌,等等)。
(2)港股的停牌持续时间可能比A股的“戴帽时间”长很多。举两个例子给大家感受一下。比如,某港股HN,从2015年上半年某月起停牌,至2019年上半年某月正式宣布退市,中间停牌时间长达4年之久。又比如,某港股HD,近年来多次停牌、复牌、又再停牌,截至本文撰写之日,最近一次停牌时间已持续接近1年。
(3)与A股退市风险警示、退市整理期显著不同,港股停牌期间,投资者不能进行任何交易。在某些案例中,尽管投资者已经有所预感“情况不妙”,但是对于停牌股票却没有办法进行卖出“止损”操作。比如上面说到的HN的持股人,在停牌4年内就无法通过二级市场卖出。
下集预告
下一集我们继续接下来4条风险揭示条款的解读。紧接着这一集关于停牌的内容,下一集的主题词是:退市。
See you next time and every time(下集再见,每集都见)。
(本期撰稿人:陈英杰,执业编号:S0340120090009)
关注“东证港堂”,分享“港港的”投资知识。
免责声明:“东证港堂”栏目为东莞证券关于港股通业务知识科普的投资者教育类栏目。本文任何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业务推介,投资者不应以本文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文信息做出投资决策。供稿人力求本文所涉及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