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Review|2024.9月品见回顾与瞭望
2024-10-08 07:15

This Month's Roundup

1.力量训练回潮,行业参与者入局


2.40周年的伦敦时装周依旧“不安分”


3.企业正重新思考长期主义的价值


4.巴黎残奥会见证适应性服饰创新发展


5.挪威电动汽车数量超过汽油车


6.美国千禧一代面临更多焦虑


7.消费者未来依然更倾向于体验型消费


8.丹麦位列全球最佳生活质量国家榜首

01

女性和Z世代加入力量训练行列,行业积极响应以满足市场对回归基础运动模式的关注

image

训练者正在使用Nike Strength推出的健身器材


图片来源:Nike

力量训练正在成为新趋势,德国波恩大学的最新研究揭示,力量训练可以激活肌肉中BAG3蛋白,有助于清除细胞废物,维持身体组织和器官的健康。此外,力量训练被证实能提高静息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增强骨骼和肌肉力量。与此同时,社会文化对健美女性身材的接纳度越来越高,力量训练作为被低估的锻炼形式,而今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并且接受,女性、Z世代在内的更广泛群体均参与其中。

新的健身趋势亦促使行业参与者纷纷入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健身房调整器械布局,增加力量训练区域和设备;健身应用向力量训练计划倾斜;体育用品品牌也开始提供专业力量训练器材,甚至开设力量训练工作室。这些举措不仅见证了力量训练作为一种健身趋势的兴起,也反映了大众正放慢节奏,开始选择真正专注于姿势、专注于基础的运动模式。(详见品见:

力量训练的回潮,标志着回归基础和本质的锻炼哲学

02

创立40周年,前卫、多元、包容、扶持年轻一代的伦敦时装周成就了诸多“时尚时刻”

image

Burberry于伦敦时装周呈现2025夏季系列


图片来源:lofficielibiza.com

9月12至17日举办的伦敦时装周(London Fashion Week, LFW)在今年迎来创立40周年,超过70位设计师,将近50场时装秀以及一系列数字时尚展示、演讲座谈、庆祝活动排满日程表,以庆祝40周年。1984年由英国时装协会创立的伦敦时装周虽然是全球四大时装周中最年轻的一员,但却以独特风格贡献了很多“时尚时刻”。

伦敦时装周总是以前卫姿态示人,包容自由、创意和新锐设计,始终鼓励突破常规。无论是在种族、性别还是体型上都展现出多元和包容的态度,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走在前列,成为全球首个禁止使用动物皮草的时装周。伦敦时装周亦敢为人先,在数字化时尚方面开创先河,成为首个采用数字化日程的时装周,另外,独立开创男装时装周,推动了全球男装设计的多样化发展。

此外,自创立至今,伦敦时装周坚持鼓励和扶持新锐人才,通过一系列孵化项目帮助年轻设计师走向国际舞台,培育了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等多位国际知名设计师。而且,伦敦时装周也为中国设计师提供了国际化展示的机会,中国品牌如李宁已成为伦敦时装周日程表上的常客。在伦敦时装周“全球形象大使”、中国初代模特胡兵的推动下,中国设计师和品牌亦借由伦敦时装周进一步走进国际时尚界的视野。(详见品见:

突破界限、挑战规范,走过四十载的伦敦时装周依然“不安分”

03

从政府到企业都正在重新思考长期主义的价值,更关注当下危机的短期主义无法帮助企业彻底变革

image

位于意大利杰尼亚羊毛纺厂周围、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种植至今的杰尼亚绿洲


图片来源:Zegna

随着环境、社会长久发展等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从政府到企业都正在重新思考长期主义的价值。长期主义与短期主义在决策和结果上有着显著的区别,长期主义侧重于以未来世代的福祉为考量,推动企业和社会做出可持续的决策,最终往往可以实现跨产业周期的稳定发展和品牌声誉的长期增长,即使这可能意味着短期内的大量投入和利益牺牲。相反,短期主义更关注当下的危机、每个季度的盈利等,践行此管理方式可以带来快速可见的成果,但无法帮助企业进行彻底变革,而且从长远看不一定于公司发展有利。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不断加快,许多企业不再具有等待的耐心,长期主义策略在多数企业难以真正落实。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等短期主义管理视角带来的危机已经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部分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在资源配置上已经开始向长期主义转变,各国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也陆续转向能带来长期价值的企业。

当然,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践行长期主义并不是容易做出的决定。从思考模式出发,其一,企业决策者可以保持乐观态度,态度的转变更有助于孕育成功;其二,决策者可将完成事项的时间维度拉至无限长,真正做出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决策。从行动上看,企业在保持坚定的长期愿景的同时,在细节上可以更灵活地处理和更迅速地响应,从而最大化发挥长期主义管理的价值。(详见品见:

如何跳出短期主义陷阱,建立迈向长期主义的思考路径?

04

2024巴黎残奥会引领适应性服饰新变化,越来越多时尚品牌以创新设计回应残障人士需求

image

品牌Anthropologie、Kizik和Nike的服饰及鞋履


题图来源:whowhatwear.com

相较此前的残奥会,2024年巴黎残奥会在收获极高关注度的同时,也引领了适应性服饰改革的步伐。在开幕式表演中,加拿大品牌Lululemon和美国品牌Ralph Lauren为本国运动员设计的官方套装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满足美观的同时尊重个体差异,保证了合身与舒适度。不仅如此,法国设计师Louis Gabriel Nouchi也为残疾演员调整了服饰设计,提高了演出服饰的适应性。

运动品牌以及不同类型的时尚品牌都开始关注多样化消费群体,意识到适应性服饰的市场潜力和社会责任。从户外运动品牌Salomon、连锁体育用品商店Decathlon等为残障人士设计的适应性体育用品,到时尚品牌Tommy Hilfiger、Anthropologie等推出的时尚与功能性兼具的适应性服饰,再到专为残障人士设计服饰的适应性时尚品牌Unhidden、Adaptive by Asiya等,品牌们正通过创新设计,打造更具时尚感的适应性服饰,并且推动着时尚界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详见品见:

以“无障碍”服饰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时尚世界

05

挪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汽油车的国家,并计划2025年将停售全新汽油和柴油车

image

图片来源:electrek.co

挪威公路联合会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挪威注册的280万辆私家车中,目前已有75万4303辆是纯电动汽车,而汽油车数量为75万3905辆,电动汽车保有量首次超过汽油车。挪威公路联合会指出,受特斯拉Model Y车型热销的推动,8月挪威全电动汽车占新车注册量的94.3%,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税收减免、免除市内通行费、免费停车等激励措施推动了电动汽车的销售。挪威道路联合会主任Oyvind Solberg Thorsen表示,挪威乘用车电气化正在快速推进。

目前,挪威的柴油车数量仍然保持高位,约有一百万辆。但值得一提的是,柴油车销量正在急剧下降。挪威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但该国计划在2025年成为第一个停止销售新汽油和柴油车的国家,Oyvind Solberg Thorsen预测到2026年,挪威电动汽车数量将超过柴油汽车。

06

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千禧一代面临更多焦虑,且正通过多种策略为未来积累更多经济保障

image

图片来源:Unsplash

财富管理平台Arta Finance近日发布的新研究显示,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和难以负担的住房,虽然千禧一代(出生于1981年至1996年间)已经开始步入中年,但是其中许多人尚未感到进入经济稳定状态。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包括2000名年龄在18岁以上的美国消费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具有人口普查代表性。

研究指出,千禧一代比先前几代面临更多焦虑,54%的千禧一代认为,拥有100万美元才能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生存,该比例在X世代和婴儿潮一代中分别是44%和27%。尽管如此,仍有近一半(46%)的千禧一代对未来充满希望,认为自己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为了实现百万富翁的目标,千禧一代正在采取多种策略,除了基本的储蓄、作好预算等方式,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通过从事副业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28%则通过增加对股市的投资以期获得更多的收入。

07

趋势研究机构WGSN指出,消费者未来几年依然更倾向于体验型消费,线下零售可以从趋势中受益

image

图片来源:nrf.com

在9月5日至9日举办的巴黎家具装饰博览会MAISON&OBJET上,趋势研究机构WGSN洞察主管Joe McDonnell发表了题为“2025年消费者将如何购物?”的演讲。其中指出,“尽管生活成本普遍上涨,消费者在2023年仍在娱乐上花费大量资金,以弥补疫情期间失去的时间”,而且从今年演唱会门票和奥运会门票的火爆销售情况看,消费者依然更倾向于体验型消费,在未来几年内,这种消费方式预计仍然会一直持续。

即便如此,Joe McDonnell认为线下零售依然可以从这种趋势中受益。在他看来,线下门店不应该仅仅被视为购物的地方,而应该成为零售商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场所。而且,为了应对部分消费者因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性消费,他建议零售商可以通过运用色彩心理学、鼓励顾客自我表达、创造感官购物体验等方式改善顾客的情绪,营造安全愉快的购物环境,最终促成销售。

08

“2024全球最佳生活质量国家榜单”出炉,丹麦从2023年第四跃居榜首,北欧国家占4席

image

丹麦街景


图片来源:gulftoday.ae

新闻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与全球市场营销和传播服务公司WPP、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合作,通过对全球近1.7万人的调查形成了“2024年全球最佳生活质量国家榜单”。在榜单中,丹麦名列榜首,瑞典、瑞士分别位列二、三位,第四至第十名分别为挪威、加拿大、芬兰、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

最佳生活质量国家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指标:可负担的生活、良好的就业市场、经济稳定、对家庭友好、收入差距较小、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发达的公共教育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今年,丹麦从2023年的第四位跃居榜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记者Elliott Davis介绍,“丹麦在教育、医疗保健、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等领域的子排名中通常表现良好”,而且,丹麦为其公民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此外,榜单中共有4个国家为北欧国家,Elliott Davis指出,“外界认为,该地区(北欧国家)为人民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