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三大能力与三分天下,大财富管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2021-08-18 13:54

“财富管理”的三大能力分别为“触达客户的流量能力”(包括线上触达与线下触达)、“顾问与陪伴能力”、“产品与投资能力”,即“触、顾、投”。互联网强于线上触达与线上工具,银行强于线下触达与综合金融体系,券商强于权益资管的专业能力。当前,三方都在积极培育线上或线下的顾问能力,我们判断未来“得顾问能力者得天下”。

一、互联网金融:强于线上触达与便捷工具,未来在于专业化投顾内容

互联网公司广泛覆盖年轻客群,提供最为便捷且全面的工具与产品,但相对缺乏“真正帮客户赚钱的顾问能力”。蚂蚁、腾讯的优势在于流量的广度,东财、同花顺的优势在于流量的深度,当前均在

积极拥抱“内容”,“流量 + 专业化内容”是必然趋势

。内容能力可靠自建,亦可靠合作;东财已经在通过发展公募基金、研究所,打造资管能力。我们预测未来10年,互联网财富管理覆盖人群将从当前的2亿人增至5亿人,人均AUM将从4 .1万元增至7.4万元,整体规模将从当前的8万亿增至37万亿,即10年CAGR预计高达16.3%。市场份额方面,线上顾问能力更强的流量平台未来才会有更多的流量份额。

二、券商:强于权益资管与机制优势,未来在于将B端专业能力赋能C端;私募基金可提供更多机遇

当前最具备深度的产业研究与市场判断能力的金融机构是券商、公募/私募基金,最能帮助客户提升投资回报的内容在整个B端的投研体系,因此能否实现“B-C的能力迁移”对于券商的财富管理至关重要。另外,券商的大资管业务亦在蓬勃发展,包括券商系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券商系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券商的优势在于人才、在于机制、在于激励、在于文化,这是当下发展最好的公募基金往往是“券商系”的核心原因,我们判断券商和券商系资管机构在权益类资管业务上的优势不可撼动。券商资产端的优势既包括二级投研体系,也包括挖掘一级未上市优质标的的能力,“研究创造价值”。私募基金、定制化的公募基金、基金投顾将是提升券商财富管理收入的三驾马车。我们预测未来10年,代销金融产品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速可达16%,增至2030年的593亿元;券商系公募基金(大众客户/相对收益)、券商资管(机构客户或高净值客户/绝对收益)的管理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速均可达20%,分别增至24万亿元、53万亿元。我们判断,券商未来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销售保有量的增速方面,将会领先互联网公司和银行。

三、银行:强于线下触达、综合金融与债权资管,未来在于深耕高净值

银行具有账户优势和综合金融优势,线下触达和陪伴客户的能力很强。对于大众客户,银行擅长风险较低且收益率稳健的债券类投资,符合中低风险偏好的客户需求;对于高净值客户,银行可提供一站式的各类高端金融产品和顾问服务。2020年底银行财富管理规模约为172万亿元,股份行和城商行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更加积极,且私行已成为多数银行的重要发力点。未来银行将在投研能力、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市场化激励等方面加大力度。我们预测,未来10年银行业财富管理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0%,2030年末将提升至449万亿元,具有零售先发优势的头部银行将获得更高增速。

四、展望 :三分天下,各有所长

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无疑正处在大发展的风口之上,居民资金将持续地从房地产、表内存款、刚兑资管产品流向“大财富管理”。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发挥财富管理作用,助力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我们判断2030年末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60万亿元,券商、互联网、银行将呈现出“三分天下”的较为均衡的格局。

投资建议:

证券方面,我们推荐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互联网金融方面,建议关注东方财富;银行方面,推荐招商银行、平安银行。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市场波动风险,资本市场改革低于预期,资产质量波动。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