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7日正式接管产品至今,“新能源”明星基金经理闫思倩掌舵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在短短的时间里,基金净值的表现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
这背后,是新能源板块超跌反弹带来的“幸运”,更是高效、果决、踏实的运作风格,对新能源产业十几年如一日的细致研究与深耕,以及对企业竞争力和内在价值的长期挖掘等素质的加持。
今年1月加入鹏华基金的闫思倩,已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此前在工银瑞信基金担任基金经理期间管理的两只产品长期业绩也相当可观。回顾近期净值反弹,她表示自己心态很好,哪怕新能源行业指数一度跌至2022年低点,超出想象,但多年以来对产业的跟踪结果告诉她,要对新能源的未来非常有信心,这个行业基本面和需求非常好,长期前景也非常确定。
“新能源板块整体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已经相对充分,当前是一个合适的布局时点。”在闫思倩看来,未来新能源领域存在超跌反弹、基本面持续超预期、成长反弹三个阶段性机会,而目前市场尚处于超跌反弹阶段。“当新能源行业基本面持续超预期时,会迎来第二个阶段的机会。对新能源行业而言下半年才是旺季,行业业绩超预期,基本面也较其他行业更为突出。”
王者归来
若论今年“再就业”基金经理群体,似乎没有人比闫思倩更“幸运”。
从5月7日她接管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至今,这只产品以逾5成的涨幅在“万只基金”时代脱颖而出。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闫思倩便让无数盏聚光灯停留至此。
但这背后,又不止是新能源板块大涨带来的“幸运”。高效果决的运作风格、对新能源产业十几年如一日的研究与深耕,以及对企业竞争力和内在价值的长期挖掘等素质的加持,于她管理的产品而言,更为“功不可没”。
“我的心态很好,哪怕今年新能源行业指数一度跌至2022年低点,超出想象,但多年以来对产业的跟踪结果告诉我,要对它的未来非常有信心,这个行业基本面和需求非常好,长期前景也非常确定。”闫思倩说。
今年1月,闫思倩正式加入鹏华基金。除了基金经理这一重身份,她还被委任为这家公司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
在此之前,她已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先后在华创证券担任高级分析师,团队曾连续多年获新财富第一,在中银国际证券担任业务经理。2015年,闫思倩加入工银瑞信基金,先后任职研究部电力\新能源行业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在这里,由她管理的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和工银瑞信生态环境,开始在市场的激烈厮杀中崭露头角,并逐渐名扬业内,一举成为了她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从数据来看,在闫思倩长达三年多的任职时间内,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的净值增长率超过了3倍,位于同类产品前1%;另一只产品——工银瑞信生态环境,在其四年多任职时间里的基金净值增长率,也接近2倍,位于同类产品前7%。
亮眼的业绩背后,是曾经的“不被看好”。2018年11月,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成立时,新能源产业主题基金还“凤毛麟角”,随后这一产业又经历了一年的低谷期,闫思倩管理的产品业绩和规模双双不如意,这一情形直至2019年年底才有所好转。
“2018年的时候,我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就已经非常坚定,认为电动化、智能化会有一个确定性的未来。”闫思倩坦言,哪怕这一产品管理初期业绩不佳,她仍对新能源非常坚持,在低谷时埋头做了大量研究。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2022年初离任上述两只产品基金经理时,持有人对已晋升百亿基金经理阵营的她纷纷表达不舍,又在她宣布加入鹏华基金,以及发行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之际,表示“力挺”。
深度产业链研究
谈及加入鹏华基金的初衷,闫思倩表示这家公司“基本面投资专家和深耕产业”的研究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
在新能源产业深耕十余载的她,对新能源行业有深度与独到的研究和理解。她擅长基本面深度研究和挖掘成长股,并深谙通过技术变化、供需环境、格局变迁及企业竞争力,寻找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之道。
在闫思倩看来,无论投资哪一个行业,做深度的产业链研究,都非常有必要。以新能源投资为例,该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每一次股价上涨背后,产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快速成长。“这是基于基本面的机会。”
闫思倩对新能源的成长和技术变革的认知,以及产业发展周期的体会相当深刻。这其中,尤为显著的是新能源的技术日新月异,如特斯拉的百万公里电池、ET7推出的未来ET7固态电池,以及英伟达和Ram最新的芯片等,都在飞速进步。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也已上升到五六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
“新能源的技术和产业、实业进步的速度,映射到投资上,对研究和判断非常重要。”如果让她排序,她会把技术的迭代和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行业格局和供需环境。
鉴于鹏华基金鼓励基金经理对重点投资产业有独到深入的见解,且对其中长期研究培养打造了较大空间,这使得闫思倩得以更为安心地做好上、中、下游的产业研究,多点把握企业长期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的机会,并进行价值洼地的挖掘。
“做时间的朋友,能够让我们在产业的发展趋势上,更好地享受成长。”闫思倩表示。
于她而言,投资中要做好“正β与强α选股”。她表示,一个好公司,强α很重要,具备强β的黄金赛道更好。不过,好公司确认后大概率仍是一家好公司,而其中的β是变化的,不会永远强。由此,她会优先在正β领域精选强α股票,低估时候买入。
在判断趋势选跑道的过程中,闫思倩会对不同行业以及大类行业的细分子行业,进行景气度、格局、技术创新、中长期增长前景等比较,比较细分行业竞争力,确定其中应恐惧、贪婪、麻木之处。她认为,在正确的跑道上更具备获取大幅超额收益的基础。例如2015年的充电桩,2016年的三元产业链,2017年的锂矿,2020年的碳酸锂、光伏逆变器,2021年的锂电、绿电,光伏组件等。
随后,她会进一步深度挖掘公司的内在价值,过滤垃圾公司,并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投资组合。在这一阶段,她会坚持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在她看来,优秀的公司往往具备持续创新和不断增强护城河的能力。
她要选择的,正是这类标的。
保持前瞻,赚预期差的钱也尤为重要。十多年的产业深耕经验,让闫思倩深知研究要持续迭代,以支撑前瞻性判断的重要性。保持前瞻,意味着基金经理需要了解到行业和股价中包含了哪些预期,未包含哪些潜在预期,价值判断的假设是否改变,同时,要时刻保持对预期差出现的敏感度,选取仍有好的预期差的标的。
而这些,都非一日之功。
在前期市场的普跌中,回撤成为了持有人普遍关注的一个命题。在闫思倩的经验里,只抗跌,不抗涨,不是控制回撤最好的方式。
市场下跌时,她认为依然需要优选有基本面,寻找好的白马龙头。基本面好,下跌时的表现可能也更好。其次,要努力寻找当前超预期的标的,这类公司即便在市场大幅下跌时,还能保持股价上涨,或这跌得比其他股票少。“至于去年这种行情,可能还要避开赛道股。”
汽车出行与能源经济将迎百年巨变
就当下的经济形势而言,闫思倩认为目前已进入疫情后时代,我国中国进入经济第三次浪潮,经济增速换挡,结构性将持续,创新转型也将加速。
“在宏观经济增速整体下行的趋势下,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投资回暖的最大动力。”她直言,我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需求放缓与产能过剩之间的矛盾还在、投资驱动增长会向创新驱动转变,高端技术、新兴成长价值也将不断凸显。
在此背景下,闫思倩认为,投资或许要回到景气度以及背后的中长期产业趋势中来。对传统产业周期而言,在遭遇疫情重创的情况下,随着逆周期政策的发力,短期相关板块可能出现反弹和改善。“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传统产业包括基建、地产、传统制造 业都面临内生动能不足的问题。‘政策刺激’也面临掣肘。”
她同时认为,在内生动力不足且刺激政策无法长期化的背景下,传统经济产业周期大概率继续回到中长期不断“L型”下台阶的趋势中。
而对于战略新兴产业而言,虽然这些产业也会遭遇疫情的打击,尤其是一些高端制造业,如消费电子等。“但科技产业周期在全球新能源周期、全球5g周期、全球半导体周期、以及全球云计算周期带动下,内生动力更足。”
闫思倩直言,新兴成长行业产业周期下,更容易走出业绩超预期龙头,最终决定长期收益的核心在于景气度水平的高低,是产业周期的判断。
这其中,汽车出行与能源经济或将迎百年巨变。闫思倩表示,全球相继提出减排目标,我国也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50-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将催生出一个万亿元级别的投资市场。而如今的新能源产业周期,才刚刚起步。
据她观察,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国内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乃至传统制造类企业,都在积极地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很多优势。一方面,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整车制造的技术进步非常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有着较明显的制造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她能明显能感受到近年来“国货崛起”,国内造车新势力的气势非常好,品质也是超预期,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产化率已超过50%。
就在2021年,有地产行业分析师告诉闫思倩,地产时代结束了,电力周期开启了。她对此深表认同。在她的逻辑里,成长股投资的背后正是产业周期。通过回溯一些典型成长股,如此前管理产品前十大重仓股的立讯精密、海天味业、爱尔眼科、隆基股份、大族激光、亿纬锂能、兆易创新等,闫思倩看到,凡是景气度上行的周期中,业绩预测的一致预期都是在不断上调。
“这意味着,虽然以当前盈利预测判断的估值可能比较贵,但随着业绩的上修,高估值会被消化掉。”闫思倩说。与此相对应的是,凡是景气度下行的周期中,业绩预测的一致预期不断下调,随着盈利预测的下调,估值反而会变得越来越贵。
具体到新能源方向的投资中,闫思倩分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有着万亿消费市场,锂电产业也主导全球;光伏方面,我国光伏装机未来将持续提升;储能方面,2050年全球储能电池总规模有望达9000GWh。此外,随着新能源与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端制造业全面升级,相关投资机会亦将凸显出来。
布局正当时
“新能源板块整体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已经相对充分,当前是一个合适的布局时点。”
在闫思倩看来,未来新能源领域存在超跌反弹、基本面持续超预期、成长反弹三个阶段性机会,而目前市场尚处于超跌反弹阶段。“当新能源行业基本面持续超预期时,会迎来第二个阶段的机会。对新能源行业而言下半年才是旺季,行业业绩超预期,基本面也较其他行业更为突出。”
以她看好的国内造车新势力为例,闫思倩表示,从趋势来看,成长最快或产业进步贡献最大的往往是少数龙头公司,这类公司的进步速度可能会比行业发展速度更快,她希望能在前瞻性判断的基础上选出这一类优秀企业。
她同时也看好电池环节的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上游等细分领域的机会。据其分析,电池龙头企业经过估值下跌,部分电池龙头企业估值跌到30倍以下的位置。新能源汽车的上游,金属和矿产等方面也颇具投资机会,如锂电池中的磷酸锰铁锂、NCV等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进步,对整个产业链就尤为重要。
总体而言,闫思倩认为新能源产业链涉及有色、化工、新能源、电子、计算机、机械等众多行业,A股上市企业逾几千家,市值超10万亿元,可投资标的相当丰富,她正在发行的新基金,也将把握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发展浪潮,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包括上游的基础原材料领域,如有色金属行业;中游的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锂动力电池、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业等;下游的消费、服务及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和保养维护、智能驾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