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将于明年1月重返白宫。台湾舆论关注特朗普上任后,台海形势将如何变化。由于他曾提出要台湾“交保护费”的说法,岛内舆论担忧,特朗普上台后,台湾势必会被“扒一层皮”。
洪秀柱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11月7日表示,特朗普的现实主义路线,将使台湾可能沦为中美谈判的筹码。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应寻求在“一中框架”内的对话空间,避免台湾沦为筹码。台湾民众应保持清醒,避免陷入过于依赖美国的幻想。
洪秀柱指出,特朗普的主要金主之一、特斯拉CEO马斯克与中国大陆关系密切,这层关系更增添了台湾在美中博弈中可能被利用、被出卖的风险。马斯克多次公开称赞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特斯拉在中国设立超级工厂,并获得大规模的政府补助,显示出其与中国大陆政府的紧密联系。作为特朗普的金主,马斯克的立场或将在美陆台的两岸政策中产生有形无形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当特朗普面对美陆谈判时,增加把台湾放在台面上作为谈判筹码的可能性。
洪秀柱认为,台湾在特朗普眼中,或许只是与中国谈判中可以灵活运用的筹码,而非具永久战略价值的盟友,对大陆而言则是核心利益,在这种局势下,赖清德的“台独”立场更为荒谬。特朗普过去曾多次公开批评台湾,2016年指台湾“拿走了美国大量工作机会”,显示出对台湾商业关系不满;在台海防务问题上,特朗普曾强调“若台海爆发战争,美国不会出兵”,并称台湾需自行支付“保护费”,无疑展现特朗普务实商人的本质。
洪秀柱也点名赖清德,其“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立场显然更为荒谬,因为“台独”本身就是骗选票的假议题,台湾若选择脱离“一中”框架,则不仅违反两岸在1992年达成“一个中国原则、未来共谋统一”的政治共识与历史事实,更背离了美中对台湾的既定政策。对于台湾而言,真正务实的立场应当是在“一中”原则下谋求和平对话。如此,当台湾面临压力时,西方国家才可以维护自由民主体制为理由支持台湾。
“立法院长”韩国瑜在脸书发文向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提出祝贺
台湾成功大学社科院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表示,特朗普上任后,首要解决经济问题,必须拿出立即性政绩,台湾势必要付出相对应成本,包括经济、军事成本等。他指出,特朗普重返总统大位对台湾而言,以两件事最重要,一是他可能施压台湾军事预算;二是针对台湾关税问题施压,其中就包括台积电,民进党当局该写好因应剧本。
据《路透社》11月7日报导,台湾可能于特朗普明年就职之初提出新的大规模军购,藉此表示重视特朗普说法,凸显台湾无意追求“白吃的午餐”,并向华府展现自我防卫决心。民进党“立委”、“外交及国防委员会”召委王定宇11月8日受访表示,“国防”预算不仅花钱买东西,还要训练军队以及相关维修保护,一个相关武器形成战力要好几年时间。尊重路透社消息来源,但是目前没有看到这个迹象,也没有审查到这笔总预算。
小笠原示警,台湾民意一旦认为美国不可靠,台湾舆论必将从亲美立场转向,局势恐将有利于中国。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大中说,未来特朗普执政,对台政策的变量较大,但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对台收取“保护费”的说法,反映出即使在两岸安全议题上,台湾也不能幻想“台湾有事,美国一定帮助”,而是必须付出“相对代价”。
针对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重返执政后对台湾可能产生的影响,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撰文指出,特朗普要求台湾增加“国防”支出的主张并非突如其来,这不只与共和党系专家的论调一致,更是推动美国优先外交政策者之间普遍存在的主张。但这显然缺乏对台湾民意的理解,一旦被证实美国并不可靠,台湾舆论必将从传统的亲美立场开始转向,恐在美中力量对比上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国民党籍“立委”赖士葆
台湾可能在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当选人特朗普就任后,新提出大规模军购。中国国民党籍“立委”赖士葆11月8日受访表示,此事若成真,那就是在缴保护费,这也解释了“行政院”为什么愿意在总预算案上让步,就是因为需要钱买武器、缴保护费。中国国民党民代杨琼璎表示,特朗普竞选抛出的“台湾交保护费”“军费增加到GDP10%”等说法,民进党当局应该重视评估,尽速提出应对措施,而非过度乐观认为特朗普一定“友台”。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台“外交部长”林佳龙11月7日喊出金句“让美国再次伟大不能没有台湾”。新党籍台北市议员侯汉廷指出,美国反中国大陆未必挺台,反而更要勒索台湾。不仅半导体供应链撤离台湾恐成趋势,特朗普若要求台湾“国防”支出占比提高,潜台词就是一定服从美国决定、会加预算,这怎可能不排挤社福经济发展预算?
面对美国新局,未来两岸关系如何应处?中国国民党前“立法院长”王金平11月8日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台湾最好的适应方式,就是和大陆在和平稳定的状态下向前推进发展,且应把握大陆目前尚对两岸民间交流仍维持开放态度的时候,冷却升温的炉火,以免被温水煮青蛙,最终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