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潜力巨大!角逐这片新蓝海
2024-11-20 18:34 光明网

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

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发展低空经济

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央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行业管理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大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发展低空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低空空域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有望取得更多突破。

从地方层面来看,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

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15个城市与企业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到2025年打造涵盖低空飞行路线、低空应用示范区等多个领域上百个示范项目。

一些地方政府还建立了专门的产业基金,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基础。

具备较好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

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建成并登记通用机场449个、飞行服务站32个。

我国拥有超440条无人机航线,5G-A、人工智能、卫星通信等技术也正被应用于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国内已有300多个城市启动5G-A网络部署,一些城市正在探索基于5G-A网络的低空智联网,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高速稳定的通信服务。

潜在技术优势不断释放:

我国在无人机、人工智能、先进通信和材料等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无人机技术已迅速赶上并在相关领域实现了技术引领,5G、北斗卫星导航、大数据等快速发展,为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和低空飞行器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低空经济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14年的852件快速增加到2023年的14134件。

市场潜力巨大

传统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的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促进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稳步增长。

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

新兴市场潜力持续激发——

除了传统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交通物流等领域外,低空经济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到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环保监测等更多行业和领域,这些新应用场景将激发更大的市场潜力。其中,医疗救护、无人机配送等新业态需求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未来

应强化低空经济规划统筹

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不断探索低空经济新模式新业态

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可以预期

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

基础条件的不断提升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低空经济发展将

乘势而飞、前景可期

(作者张晓兰)

来源: 经济日报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