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瀚舆评|舆情能量退潮,有的是经典,有的是泡沫
2024-11-13 22:56 闻应说评

11月以来,多件热点事件引发舆论关注,有刘德华和刀郎激发民族情感共鸣的音乐盛宴,也有网友自发打卡的开封夜骑热和晓华真诚一剪。

01 这场音乐大合唱 融汇了两岸三地民意

时隔11年,11月1日天王刘德华再次在台北小巨蛋举办演唱会,其在演唱会上所演唱的《中国人》一曲广获舆论好评,让岛内某些人破大防。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我爱的明星在牢里正在踩缝纫机,而刘德华正在通过演唱会帮助国家实现祖国统一”“刘德华一个人去收复台湾去了”……

在现场,刘德华身穿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全场观众自发开启了大合唱,“一样的血,一样的种,……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对于许多台湾同胞来说,《中国人》这首歌的大合唱是一种同根同源的爱国民族情感的释放,是数十年来大陆与海峡心连心的真实写照。

而8日、9日,“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个人巡回演唱会,则是一场超越地域、身份、文化的音乐盛会,不仅吸引了内地观众,也吸引了港澳地区的观众以及海外华人社会,让多元中华文化的魅力得以广泛传扬,增进各地民众的理解与欣赏。


音乐不分国界,真情感动永恒。刀郎的歌声苍凉却温暖了民众的心,刘德华在台湾唱响《中国人》引发全场共鸣,两位歌手用歌声串联起两岸三地的青春记忆,激发出深厚的情感联结。音乐让台湾和澳门变得更有中国温度。

02 网络热度带来的文旅流量 该如何接好这块“烫手山芋”?

理发师李晓华在网络上爆火,附近的周边生意都被带火,甚至出现了美食街、文化街,理发师李晓华彻底“火”出圈,从而让怀化这座曾经不怎么出名的城市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李晓华店面附近的人流量暴增

一个人带火一座城的文旅事件并非个例,前有河南开封的“王婆说媒”,再有最近的刀郎演唱会、李晓华理发师。理发师李晓华走红网络后,怀化市文旅随即推出“宠粉福利”,前往“晓华”理发店的游客可享受景区优惠以及民宿、餐饮等消费折扣。当地政府连夜翻新附近道路、提供免费义剪服务、打造特色市集。不少来怀化旅游的游客都表示“怀化文旅太贴心”。

李晓华理发店门前,怀化文旅展示怀化人文风情

一边“怀化理发”正火热,另一边“夜骑开封”好像被自家人浇了一盆凉水……

11月8日晚,郑州往东出城的道路交通出现长时间拥堵,不少当地居民都表示这是首次在凌晨遇到大堵车情况。郑州大学生扎堆夜骑开封因参与人员众多,郑州警方临时采取了机动车禁行的措施。

对于大学生骑车游览开封,当地文旅部门推出相关措施支持,如多个景区免费开放,设立共享单车接驳点,组织免费大巴送火车站。但郑州交通管理部门却给这场充满passion的“夜骑热”来了一则交通管制通告,游客至上的“淄博逻辑”在这里行不通了。



笔者采访部分湖大学子,反馈发现他们对此看法不一,部分人表示不加入,部分人则持负面看法,文旅热点如何正向持续,也许还需要有关部门多加思考。

开封文旅部门希望每一位游客都能带来一段美好的旅程,但是如何确保夜骑安全、解决机动车道占用、处理共享单车异地“趴窝”等问题,在这场被称为“青春狂欢”面前,成为他们无法逾越的障碍。

河南开封官方公众号连推多条

从明星的演唱会效应到普通素人成为地方旅游的引爆点,这说明城市代言人的身份正在下沉,人人都可以成为形象代言人。舆情背后情感认同传递的能量,展示了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意热情的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变数,当怀化、开封迎来“泼天的富贵”时,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成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巨大挑战,毕竟不是每座城市都可以成为网红城市。当流量退去,文旅经济对当地产业的拉动效应还需进一步见分晓。

大瀚点评

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热点事件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舆情的强大力量。每一个热点事件都像是一颗投入社会湖面的巨石,掀起层层巨浪。

舆情过后也带来多种结果。刘德华台北演唱会、刀郎澳门演唱会,带来了民情民心的共情共震,广获舆论好评,带来了文旅的繁荣;大学生夜骑开封,文旅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不同行动引发的争议,也揭示了舆情的复杂和不可控,迎接舆情带来的 “泼天富贵” 时,不能仅仅陶醉于眼前的繁荣,更要未雨绸缪,思考如何在流量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让舆情的能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泡沫。

来源: 舆评科技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