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新义州 半路出事故

平壤街头便利店
小赵回归到工作岗位,每天陪同我,往返周边的几家工厂,跟进订单业务。
吴指导派遣小李翻译,继续去了开城。她离开之时,我让小赵约了她,在公寓一楼餐厅小聚了一下,感谢她这段时间的陪伴。
小李翻译见到我们,聊起了周末在家相亲:男孩当过兵,转业待家!马上要进单位当司机。
她家人对男孩比较满意,想让小李抓紧时间定下来。
只是小李翻译感觉对方个头偏矮,外在条件不太满意 。计划着再相几次亲,再定下来。
“我年龄还小呢?不急不急,再看看吧!”
小李翻译还是一副乐呵呵的神情,永远都是那么的自信。
“你啥时候去相亲?” 小李翻译不忘打趣,坐在旁边的小赵。
“我嘛!先好好上班吧,还没有相亲计划,以后再说吧………”
小赵敷衍着小李翻译,虽然嘴上说不急,我还是看到她脸上流,露出的淡淡失落。

行走在平壤街头巷尾的漂亮姑娘
拓展业务 前往新义州
前段时间肖总到朝鲜出差,同吴指导谈妥了后续业务合作。
公司业务最近逐步增加,吴指导新开发了新义州工厂,约我一起去考察新工厂。
新义州距离平壤不到200公里,在国内开车不过两三个小时就到,在当地往返却有的折腾了。
我们乘坐面包车去新义州,一路上都是崎岖的乡间小路,清晨早早出发,傍晚才能回来。
早上时间刚过五点钟,小赵便打来了电话,催促我起床下楼。
司机载着我们一行四人,茫茫夜色中,出发踏上了新义州之行。
“我们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新义州,你先休息一会吧。”
我坐上车,坐在副驾驶的吴指导员,便跟我说起了此处的行程。
路上时间比较长,让我可以先休息睡一会,到地方再叫醒我。
小赵陪我坐在后排座位,清晨温度低,她穿上了外套,上车嘱咐我如果想休息,最好穿上外套。
我在朝鲜大部分时间,是小赵陪我出行,她总会不经意间提醒我,不仅做我的翻译,更像是私人助理。
吴指导员在北京待过三年,熟悉国内环境。今年回国进入银河会社,主做与国内几家公司服装业务。
他老婆好像出生在外交家庭,才得以有出国机会,做起了跨国贸易。
吴指导工作亲力亲为,很有责任心。我们这次前往新义州,更是亲自出马,敬业精神让人钦佩。
车厢内一片安静,小赵和前排的吴指导闭目养神,我迷迷糊糊的进入了梦乡。

新义州途沿途的乡间小路,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秦师傅!你醒醒,别睡了……快醒”
我正与周公畅聊人生,耳边响起了小赵的声音。
“我们到了吗?是不是到新义州了。”
我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坐车做的浑身酸疼。
“早着呢?起来一会下去吃点东西,接着再走。”
太阳高照,车窗外是一马平川的庄稼地,我们穿梭在乡间小路之上,身后不时尘土飞扬。
“我还以为到新义州了呢?都睡迷糊了。”
我看了下时间,现在不过早上八点来钟。
手机显示没有信号,此时我们身处当地偏远农村路段,接收不到手机信号。
司机找处空旷地,把车子停在路边。不远处的地头,有片树荫可以纳凉。
吴指导招呼我们下车, 小赵下车拎出来几个快餐盒饭。
“给你的早餐!”
吴指导说着递给我一盒快餐,袋子里还装了瓶水。
今天我们出门,他们提前准备了盒饭,一路上没有饭店,只能沿路就地解决。
我们周围是绿油油玉米的庄稼地,席地而坐在当地的田间地头,吃起了今天的早饭。
若不是身旁坐在吴指导和小赵,我还以为回到了老家庄稼地。
空气之中弥漫着芳草的味道,田间地头的清凉,何尝不是故乡的味道!
远处的高坡上,错落有致的种着庄稼,修整的特别有层次感。
清晨的乡间田野,微风吹过,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乘车疲劳瞬间一扫而光。
小赵收拾起我们吃完的饭盒垃圾,打包带回了车上,每次出来小赵都会清理好垃圾带走。
司机载着我们再次踏上了新义州之行,车子行驶在乡间小路上,跌宕起伏,路上不时出现下地干活的当地人。
司机避让行人,车速开的很慢,我跟吴指导小赵聊起了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
朝鲜当地现在依靠人力耕种,农村里耕牛,还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石油依赖进口,当地人提倡自力更生,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生产。
朝鲜至今还在实现集体供给制,定量供应,估计许多偏远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当地农民、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孩子,见到我们乘坐的车子经过,他们在后面追逐 。
眼前的场景,是那么的似曾相识,何尝不是孩童时自己的写照。
那时的我们,不就是这样,遇上外面开来的汽车,充满新奇,三五成群聊上许久………

新义州途中见闻
司机撞人了
“你看那边………”
“啊!……”
小赵正招呼我,看向远处的村庄,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
我躲闪不急,撞上了前排的座位,幸好座位上的海绵缓冲了一下。小赵一头扎在了座位,急刹车把我们俩直接干懵了。
我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可能出事了,司机该不会撞车了吧。
小赵还在揉着太阳穴,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凑到前排副驾驶,看到了车前的场景:
一头黄牛躺在了路边,旁边牵牛的当地人,坐在了地上,牛旁边流了一摊血。
旁边牵牛的当地人,此时摇摇晃晃站了起来,看了看卧在地上的黄牛,冲我们吼了起来。
我看他脸上愤怒的神情,指着我们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心里七上八下,没有了主意。
吴指导同司机两人不停的交流,语速特别快,我是一句都没有听懂。
直到他们俩下车,才匆忙告诉我:
“出事了!你们呆在车上,我跟司机下去处理。你可不能下车!”
不等我回应他,便开门给司机下车了。
我缓过劲心情平复了,事情应该没有那么严重。所幸人安全,只是撞到了牛,无非就是赔点钱,应该很快就能处理完。
“这应该没什么事吧,人没什么事,就是万幸了。”
“我也不知道,农村的牛比人还宝贵,你看那人都快哭了。我估计今天去不了新义州了。”
那个当地人还在跟吴指导交涉,司机站在旁边,不停的赔礼道歉。
三人说了一会,那个当地人朝着村庄方向,跑了回去。
“完了!这是回去叫人去了,咱们是不是走不了了。”
我自言自语道。
小赵听我说话,笑了起来:
“哪里是叫人去了,你还以为要打架啊。”
“那干什么去了,连牛都不要了。”
“我刚才听他说,好像是回去找车去了,多找几个人把牛拉走看伤。”
“这样啊!”
我看那人走了以后,跟着小赵下车来到吴指导身边,顺手给他俩发了根香烟,司机垂头丧气的蹲在地上,拼命抽着烟,一语不发。
村庄方向开来辆老式卡车,车后冒着黑烟,离着老远便能听到车响,慢慢悠悠朝我们这边开了过来。
离的近了,车上跳下几个健壮的当地男人。上来便围住了地上的黄牛,人多好办事,大家齐动手,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受伤的耕牛,弄上了卡车。
刚才的牛主人,不知给卡车司机说了什么,便上车跟着离开了。
我们也回到了车上,大家都没有开口说话,气氛很压抑。
司机载着我们,一路跟着前面的卡车走。
直到前面的卡车停在路边,吴指导这才转身对我说:
“我们今天去不成新义州了,刚才我跟那边工厂说过了,改天再去。
你跟小赵一会就回平壤吧,我和司机要留下来处理这边的事情。
今天实在不好意思!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
旁边的司机,似乎也听懂了吴指导说的话,冲我尴尬的笑一笑。
“我倒没事!这边应该不要紧吧,无非就是赔点钱的事吧。要不要我给你拿点钱?”
吴指导连连摆手:
“不用不用!就是司机有点麻烦,以后我还要看怎么处理………”
吴指导在这里下车,去找刚才的那些人了。司机送我和小赵到处路口,小赵让我在这里等着。
“这里没什么人,把我们丢在这里干啥?让我们回平壤,在这怎么回去?”
“吴指导刚才给我说 ,在这里能搭顺风车回去。”
“这里怎么偏僻,会有车路过吗?再说会不会载我们?”
小赵笑道:“你放心,只要有车,就会带咱们。”
夏季的温度高,我和小赵站在树荫下,还是感觉不到清凉,这趟出来真是太倒霉了。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路上也没能看到一辆车经过。

当地一角
我和小赵搭顺风车回平壤
我们望眼欲穿,总算看到远处,驶来辆黑色轿车。
“你看!你赶紧过去说说,带咱们回去。”
小赵站在路边,冲着轿车招手,幸好司机缓缓的停下了车。
她走上前,跟车辆的司机,沟通了起来,不时回头看向我,应该是介绍我的身份吧。
随即冲我招了招手:
“赶紧上车,同意咱们坐车。”
这个司机还不错,愿意带我们俩回去。
车上只有两个人,除了开车的司机,还有个身处军装的中年男人。
我们上车坐在后排座位,小赵不住感谢他们,坐在副驾驶的人,只是说了两句,便不再开口说话。
一路之上,车里的气氛安静的出奇,没有什么话题交流,直到司机送我们到仓光公寓楼下,我心里才算心安。
“咱找地方吃饭吧,这一天折腾的,饭也没吃上。”
我约着小赵出去找地方吃饭,还没走出街道转角,她的手机便响了起来。
“吴指导电话,看来咱们吃不了饭了。”
“喂!……………”
吴指导询问我们到了没有,需要小赵赶紧回单位,去找什么文件。
小赵匆匆告别,便急着回单位了。临走时让我等她电话,明天看怎么去工厂。
清晨我还在吃早饭,小赵的电话打过来,通知我今天打车去郊区工厂,一会她过来找我。
小赵过来是打车出来的,昨天的事情司机还没有处理好,这几天是开不了车了。
“昨天的事,后来怎么处理的?”
“事情有点麻烦,司机的处理意见还没有下来。”
司机的过失,肯定会被处分,还要做深刻检讨,在事情没有处理好之前,他暂时是开不了车了。
这个结果对司机来说,已经算是最比较好的结果了,吴指导从中肯定不少帮忙。
每个地方环境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有不同。
我们看似很小的事情,当地却视为大事。当地耕牛的重要性,取决于还没实行机械化。
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朝鲜一角
我跟着小赵从工厂回来,在公寓门口下车,便看到旁边手里挎个篮子的当地妇女。
身上穿着皱巴巴的灰色布衫,看到我们下车,眼巴巴的看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离的近了,我看清楚了,篮子里放在七八个新鲜的桃子。
她冲着我们说了几句方言,我没听懂。
小赵做了解释:
“她在问我们,要不要水果,刚摘下来的,很便宜要不要。”
“我能买吗?”
我看前面有个穿军装的当地人,一天到晚,在公寓门口转悠。
“买倒是可以买,就是别被发现了。”
我塞给小赵两张钱,示意她过去买下来。
还没等小赵过去,旁边巷子里出来两个穿军装的当地人,看到那个妇女,叽里咕噜训斥她赶紧离开。
“买不成了,赶走了!”
那个妇女神态慌张的,朝街口走了,一会功夫消失在人群之中。
公寓门口经常看到售卖的当地人,只是当地不允许私人买卖。
刚才的妇人就是被执法人员赶走的,看来今天没有口福了。
小赵回去时,我给她拿了200块钱,让她帮我兑换点朝鲜币。
呆在这边时间长了,出门花钱,朝鲜币要比人民币有用,就是携带不太方便,当时一百能兑换十六万多吧。
未完待续!后续继续分享更多朝鲜的风土人情,引领大家走进神秘国度—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