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央行发布公告指出,人民银行以数量招标方式进行了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4000亿元特别国债。这一过程不会带来流动性净投放。在上述过程中,财政赤字、央行持有国债规模、银行体系流动性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过央行持有国债的久期被拉长,理论上这会给央行修正长期利率定价提供更多的政策空间。
值得特别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央行在8月28日在官网增加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专栏,而此次买入特别国债操作并没有放在这一新增的专栏里面,而是延续了2017年的做法,放在了传统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专栏。这同样表明央行将这一次买入国债操作视为例行操作,关于“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央行可能会择时有进一步的安排。
8月29日,央行召开专家学者及金融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听取相关意见建议。央行指出“在2月、5月、7月先后三次实施了比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分别对应2月降准降LPR、地产“517新政”、7月降息;承接这一表达,央行指出下一阶段要“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要求”,后续是否有新一轮类似坐标的政策值得期待。
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空间,一是从“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来看,政策空间包括采用降准或买入国债操作等方式支持政府债发行。8月中旬以来1年期shibor和同业存单利率有所上行,指向目前银行体系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有所回升,通过降准、买入国债等操作投放流动性可以匹配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也有助于稳定新增信贷。
二是考虑到政治局会议要求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此次会议也讨论了“如何提振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可能会有相关的结构性工具或政策引导降低消费信贷利率、增加消费信贷供给、支持耐用品消费和服务类消费等。
三是此次座谈会主题包括地产,考虑到7-8月地产数据仍是经济主要短板,而“金九银十”是地产销售旺季,在这一时段推动一轮政策发力的政策弹性较高,后续地产政策尤其值得关注。
汇率在8月29日同样有明显变化,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09附近。从7月初的7.30附近至8月末,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了大约2.8%。从中国经济短周期来看,2024年二季度名义GDP增长同比为4.0%。三四季度虽然仍有压力,但整体可能会较二季度边际修复。政治局会议定调“一批增量政策”也打开了预期空间。
近年企业弹性结汇的规模较大,企业出口留汇之后会视汇率环境选择结汇。所以一旦有升值趋势出现,很容易出现趋势自强化。过去四个季度(2023Q3-2024Q2)银行代客涉外外汇收入规模为3.27万亿美元,银行代客结汇规模为2.04万亿美元,结汇率为62%,处于2017年以来的偏低水平,微观主体持有大量的外汇待结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