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ETF丨把握选基三大黄金原则!
2024-07-31 17:16

当我们形容外观完美时,总会用到“黄金分割比”这个概念,0.618:1是个看似简单却很难达到的数字比例,就像我们在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ETF时,想要做出一个相对完美的产品选择也存在明显的难度。

这时,如果能有几个“黄金原则”,或许就会容易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选择ETF基金时的三个关键点,帮助缓解“选择困难症”。

宽or窄?这样选!

ETF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指数基金,按照指数成分股和覆盖行业范围,可以划分为宽基ETF和窄基ETF。在这二者中做出选择前,我们要先搞清楚它们分别都有哪些特点。

首先是宽基指数,“宽”指的是指数内成分股的样本选择空间较为广泛,不限制特定行业或投资主题,因此这类指数往往具有较强的市场代表性,涵盖了各行各样的公司股票。

这一特点也给宽基指数带来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因为指数每年会自动更新成分股,剔除不满足规则的股票,补充新的股票样本。

覆盖面广泛也让宽基指数自带分散风险的“优质基因”,单一股票的波动对整体指数走势影响有限,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波动性。

与之相对的窄基指数则指的是聚焦某一特定行业或主题的指数,指数内成分股必须在同一行业,例如我们常见的新能源指数、半导体指数和白酒指数等等,只能代表特定行业的资产表现,这也就意味着窄基指数的风险更为集中,波动性也更明显。

落脚到具体产品选择时,我们要先明确自己的投资方向。

如果看好长期经济发展,不妨选择宽基指数,用相对均衡的行业分布来捕捉未来整体向上的市场趋势;如果看好某一行业或者主题,那就可以选择窄基指数,例如芯片、医疗等具体行业。

不过,某些宽基中也有行业的侧重点,在选择的时候记得提前看看成分股占比。

对齐指数“颗粒度”

指数基金的核心目标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跟踪误差越小,说明指数基金与其跟踪的指数表现越一致。因此,跟踪误差就成为了衡量指数基金实际表现与目标指数之间差异的重要指标。

那么,跟踪误差是如何出现的呢?

1.指数跟踪方法不同

一般跟踪指数的方法分为完全复制和抽样复制两种。

完全复制就是指数的成分股与指数基金的完全一样;抽样复制则是在指数成分股过多的时候,抽取部分股票来构成指数基金。

完全复制的跟踪误差较小,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因此更多的是采取抽样复制策略。

2.成分股流动性影响

指数内往往会存在流动性较差的成分股,这类股票会削弱基金对指数变动的即时响应能力,影响复制准确性,加剧跟踪误差。

3.运作费用

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等手续费用虽然相比其他类型产品更为低廉,但是也会在长期投资中积累起一定数额,进而影响跟踪误差。

那么我们在具体选择指数基金的时候就要将跟踪误差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小tip,如果想了解基金产品的历史跟踪误差,直接打开年报就可以看到了。

规模大,更安心

大盘宽基指数,它们很大程度上代表整个市场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走向,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其样本股市沪深证券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前300名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标的,在我国向好的经济形势下,指数的长期投资价值显而易见。

而提到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产品,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嘉实沪深300ETF(159919)了。2012年4月5日,嘉实沪深300ETF(159919)正式登上舞台,不仅成为了全市场最早跟踪跨市场指数的ETF之一,更是在国内开创了跨市场ETF模式。说到业绩,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嘉实沪深300ETF(159919)产品实现了成立以来61.09%的净值增长,大幅跑赢27.46%的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image

这类有着亮眼表现的指数基金产品在规模上也存在一定共性:它们的整体规模都很大。嘉实沪深300ETF(159919)已成为A股市场的“千亿选手”。

规模大的指数基金具有明显优势。

1.基金规模越大、流动性越充分,当出现大额赎回或卖出时,产品受到的冲击就会比较小,也不会对指数的跟踪效果产生太大影响。

2.通常基金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赎回需求,会留存一部分现金在账户里,因此规模大的基金预留现金比例会偏低,用于投资的资金比例就越高,运作效率就会越高。

不难看出,要是掌握了这三大“黄金原则”,就能将标的不断细分,继而降低ETF基金的选择难度。

就像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的至理名言所说:“原则是根本性的真理,它构成了行动的基础,通过行动让你实现生命中的愿望。原则可以不断地被应用于类似的情况,以帮助你实现目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嘉实沪深300ETF基金合同生效时间:2012年5月7日。根据2019年-2023年度基金年报、2024年二季报数据,嘉实沪深300ETF2019-2023年度、2024年上半年回报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数据如下:38.1%、36.07%(2019);29.18%、27.21%(2020);-3.63%、-5.2%(2021);-20.29%、-21.63%(2022);-9.52%、-11.38%(2023)、1.62%、0.89%(2024年上半年)、61.09%、27.46%(成立以来至2024.6.30)。历任基金经理:杨宇(20120507-20160105)、张宏民(20120507-20130125)、陈正宪(20160105-20210924)、何如(20160105至今)、刘珈吟(20210924至今)。

特别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